小儿营养不良症
各种原因所致蛋白质和(或)热量缺乏而不能满足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时,就会发生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常伴各种器官功能紊乱和其他营养素缺乏,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根据营养不良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由食物不足引起,主要见于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是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健康问题之一。营养不良可分为三型:以能量不足为主者,表现为皮下脂肪和骨骼肌显著消耗和内脏器官萎缩,为消瘦型;以蛋白质缺乏为主,表现为全身水肿者为水肿型;介于两者之间的称消瘦-水肿型。随着人民生活不断提高,营养不良发病率已显著下降。我国以轻症混合型为常见,多属继发性营养不良。
一、临床表现
(一)主要症状: 1、身长不增; 2、体重下降; 3、智力发育落后; 4、毛发干枯; 5、皮肤干燥苍白; 6、肌肉松弛; 7、烦躁不安; 8、反应淡漠。
(二)按轻重可分三度:Ⅰ度为轻型,Ⅱ,Ⅲ度为重型。 Ⅰ度营养不良:精神状态正常。体重低于正常15%-25%,腹壁皮下脂肪厚度为0.8厘米-0.4厘米,皮肤干燥,身高不影响。 Ⅱ度营养不良:精神不振,烦躁不安,肌张力减弱,肌肉松驰,体重重低于正常25%-40%,腹壁皮下脂肪厚度小于0.4厘米,皮肤苍白、干燥,毛发无光泽,身高较正常减低。 Ⅲ 度营养不良:精神萎糜,嗜睡与烦躁不安交替出现,智力发育落后,肌肉萎缩,肌张力低下,体重低于正常40%以上,腹壁皮下脂肪消失,额部出现皱纹,呈老人样面容。皮肤苍白、干燥、无弹性,毛发干枯,身高明显低于正常,常有低体温、脉搏缓慢、食欲不振、便秘、严重者可因血清蛋白清降低而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
二、检查
1、血、尿常规检查:红细胞比积减少,轻至中度贫血,多为正常细胞色素型。白细胞计数可减少。淋巴细胞绝对数常低于1.2×10 9/L,反映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尿比重偏低。浓缩能力降低。有饥饿性酮症时尿酮实验阳性。
2、生化检验:血清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度常降低。消瘦症的实验室异常较蛋白质营养不良综合征为少。
3、其他检查: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缓、低电压等改变。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缩小和低输出量。
三、治疗
(一)祛除病因:关键在于查明病因,积极防治原发病,适时矫治各种先天畸形等。
(二)饮食疗法:调整饮食及补充营养物质,补充营养应在原有基础上逐渐增加食物的质、量和品种。
(三)支持、刺激疗法:包括补充各种消化酶(胰酶、胃蛋白酶等)和多种维生素,酌情少量多次输血或血浆以及白蛋白制剂等。
四、预防
1、家长注意观察,早发现早治疗;
2、提倡母乳喂养,注意喂养方法;
3、注意户外锻炼,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4、按原有之饮食逐渐增加,注意质、量之合理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