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

【生活与健康】秋风萧瑟 谨防悲秋

发布时间:2018-04-10 11:27:15

 

秋风萧瑟 谨防悲秋
 
□本报记者 金淑丽  通讯员 卢竹璟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季是心理疾病高发的季节。日前,记者从浙江省新华医院了解到,最近,心理科、精神科的就诊人数逐渐增多。对此,浙江省新华医院的临床心理科主任陶明提醒,人在秋季,情绪都会有些变化,抑郁、焦虑容易被诱发,因此要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在保证睡眠质量的同时要注重多运动,多社交,培养和拓展兴趣活动,以维护乐观的情绪和稳定的心态。
 
  急诊科就诊人数增多
 
  浙江省新华医院急诊科主任周冰之告诉记者,这些天,急诊室的医生忙得团团转,因为有心理疾病的人都赶到急诊室来了。
 
  “就在昨天,一位年轻小姑娘拨通了120,说自己快不行了。”周主任接着说,随后急救车连忙将小姑娘接到了医院,看着小姑娘痛苦的样子,接诊医生急忙给她检查。结果发现,小姑娘并无任何生理疾病。
 
  “小姑娘看着确实很痛苦很难受,不像是装病,我想应该是心理出现了问题。”随后,小姑娘从急诊科转进了心理科。
 
  秋风萧瑟 小心抑郁
 
  随后,记者咨询了浙江省新华医院的临床心理科主任陶明。陶主任透露,近日,科室来咨询就诊的病人确实多了不少,这些病人多为青少年学生,大多有抑郁症或焦虑症。“昨天,还有一个大一的学生前来看病呢。”陶主任说。
 
  在陶主任看来,心理疾病频发与季节脱不了干系。秋风萧瑟,天色阴霾,落叶纷纷,出去走一圈,总感觉凄凉与伤感。陶主任介绍,日光照射不仅能促进躯体多种感受器兴奋,振奋精神,还能够促进“美啦托宁”分泌,提高睡眠质量。而随着秋季的到来,光照时间逐渐缩短、阳光强度慢慢下降,因此能唤起同胞们亢奋细胞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会逐渐降低,人便会处在抑制状况。
 
  秋季,身体生物钟容易出现异常反应,从而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不和谐,进而会出现心情与精神状况的紊乱。进而影响睡眠、精神开始恍惚、变得消沉、没有自信,随后便会过分关注和怀疑身体的变化。“气短、呼吸困难、不适感加重大多都是由于过分关注或自我怀疑导致的。”陶主任说。另外,日常对寒冷稍微敏感的人,也容易患秋季抑郁症。
 
  学习压力和环境适应也跟心理疾病的发作有关。陶主任说,学生们度过了一个漫长且无压力的暑假,精神上总会有些懈怠,而开学之后,学习任务逐渐繁重,学生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个时候,很容易出现心情烦躁、情绪低落、学习提不起劲等现象,还有一些新生进入新的学校会出现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或是同学关系上出现一些问题,则心理压力会明显增加,引发情绪压抑难以调适而患上抑郁症或焦虑症。
 
  另外,户外运动较少也引发相关的心理疾病。陶主任解释,长期不运动会让人变得孤僻任性、精神涣散、没有激情、易疲劳等;此外,身体的敏感性会随之增加,从而过分关注身体,在不良心理暗示下,身体可能会出现各种不适。而要是长期待在室内,接触不到外界的新鲜事物,容易变得无精打采、冷漠,可能还会出现抑郁等疾病。
 
  注意调整自身状态
 
  陶主任表示,秋季容易出现心理疾病,老百姓可以选择一些恰当的方式来调整自身的健康状态。
 
  首先,适当地改变日常生活中不良的方式,增加户外运动。运动是减压和降低焦虑的好方法之一。“你可以去爬山、打球或者散步等等运动起来。”陶主任说,运动可以让人感觉到快乐,压力和坏情绪也会随汗水的排出而烟消云散。
 
  再者,要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陶主任建议,业余时间可以通过画画、听音乐或社交等方式放松。同时,多与家人朋友沟通,这样不仅能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还能在向他人的沟通过程中增加相互了解,缓解心理压力。
 
  另外,陶主任提醒,要是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患者应该正视自己所患的疾病并积极寻求方法进行治疗。他建议,患者可以充分利用周围的社会资源,向家人和亲友、老师和朋友、或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还可能通过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方式寻求帮助。不过,陶主任表示,要是情绪困扰严重,久久不能摆脱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酌情给予处理,切记心理活动是大脑的功能,大脑功能不佳会导致心理功能降低,大脑功能恢复心理功能也会恢复,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抑郁症和焦虑障碍都是大脑功能障碍引发的,及时的医学帮助能够完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