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好你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 最新《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发布
近30年来,中国人群的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也明显增加。在2007年版《指南》的基础上,以我国近年来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和血脂异常临床试验为依据,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2016年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于近日正式发布实施。专家解读: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发病增加关系密切
据国家卫计委2015年初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40.4%,其中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4.9%,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13.1%,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33.9%。《指南》指出,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将导致2010-2030年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增加约920万。
冠心病、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致死、致残的风险很高,而血脂异常正是元凶之一。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胆固醇,可预防冠心病和脑卒中等致死、致残性疾病的风险。因而,如果能在早期及时检出血脂异常,并监测其血脂水平变化,可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
专家提醒,防治心血管病须定期检查血脂。20~40岁成年人至少每5年检测1次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最好每年都检测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检测1次血脂。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住院的患者,应在入院时或24小时内检测血脂。
中等剂量的他汀治疗为普遍方案
《指南》指出,应依据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采取不同强度干预措施,将降低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作为防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危险的首要干预靶点。调脂目标值设定为:极高危者LDL-C<1.8mmol/L;高危者LDL-C<2.6mmol/L;中危和低危者LDL-C<3.4mmol/L。LDL-C基线值较高不能达目标值者,LDL-C至少降低50%。极高危患者LDL-C基线在目标值以内者,LDL-C仍应降低30%左右。
专家表示,要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的疾病风险,首先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当中,主要药物是他汀类。在中国人群当中,中等剂量的他汀治疗,是一个普遍可以接受的方案。
当然,不排除一些特殊的病人,可以采取高强度的他汀治疗,但绝不是普遍的。当降胆固醇段效果不是太理想的时候,也并非需要一味地加大他汀类药物的剂量。他汀类药物的药效有一个“6%”的原则,也就是说剂量加倍,效果只能增加6%,而不是随之翻倍,但是不良反应却会成倍增加。比如,他汀类药物服用量从20mg增加到40mg,效果增加6%,剂量再翻倍增加到80mg,效果则再增加6%,那么,剂量从20mg增加到80mg,效果却只增加12%,但不良反应却大大增加。所以,一般情况下,并不主张服用特别大剂量的他汀类,而是主张中等剂量的他汀,联合使用其他的药物,尤其是依折麦布,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降脂效果,安全性也更好。
所以,LDL-C基线值较高不能达目标值者,LDL-C至少降低50%的情况下,降幅为高强度,但并不代表要使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两者不成正比,降脂效果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达到。从患者角度来讲,只要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就一定要使用他汀,且降胆固醇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必须长期坚持用,剂量大小必须遵医嘱,专家强调。
提防身体小征兆
其实,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报警器,当它发出警报时,我们积极处理就能避免很多后续风险,反之,如果对报警信号熟视无睹的话,麻烦就找上门来了。当血脂出现异常时,我们身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征兆,每一个征兆都不容忽视。
首先是头晕,头晕是高脂血症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尤其是中老年人,一般早起时会感觉头脑不清醒,进食后情况可适当改善,有时还会出现胸闷气短、失眠记忆力衰退等情况。其次,手背、关节等身体部位出现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的结节、斑块或疹子,有时手掌也会出现黄色或橘黄色条纹,又或者在短时间内面部、手部出现较多黑斑。再次,腿脚容易抽筋,或感到肌肉刺痛,或小腿发凉、麻木,这是胆固醇积聚在腿部肌肉中的表现,可大可小。最后,看东西变得模糊,或出现视力下降,这往往是因为血液变得黏稠,血流减慢,导致视觉神经或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同时,如果经常出现耳鸣或重听,也可能与高脂血症有关。
此外,《指南》还提醒,公众在饮食上需要注意,每日摄入胆固醇须小于300毫克,高甘油三酯血症者应尽可能减少每日摄入脂肪总量,每日烹调油应少于30克。已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或其他高危人群,每天摄入脂肪不应超过每日总能量的20%至30%。脂肪摄入应优先选择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鱼油、植物油等。
对血脂异常患者,防治工作重点便是提高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近年来,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虽有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亟待加强,这需要临床诊疗和卫生保健等专业人员,以及患者之间的积极协作。
来源:生活与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