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资讯

疼痛就是一种病

发布时间:2018-04-10 13:58:56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惯性思维中,疼痛只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只要治好了原发疾病,疼痛就会随之消失。其实不然,早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了“疼痛是一类疾病”的观点。

疼痛是一种疾病

疼痛与其他感觉不同,是一种与伤害及痛苦有关的令人厌烦的复合型感觉。由于个体差异和疼痛原因的差异,疼痛在强度(小、中、强)、性质(锐痛、钝痛或灼痛)、持续时间(瞬时、短时间、持续)和定位(体表、深部组织、定位明确或弥散)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很难给疼痛下一个令人满意的明确定义。

    1994年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将疼痛定义为:“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

     “疼痛就像是人体受到损害的报警信号。”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疼痛提供躯体受到威胁时的警报信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生命保护功能。但在病理条件下,疼痛是大多数疾病的共同表现症状,往往与患者自主的神经活动,运动、心理和情绪交织在一起,给患者带来痛苦。

    疼痛有两大类型。一种是由于某些意外伤害和疾病导致突然性疼痛,也叫急性疼痛。随着原发疾病的治愈,疼痛会随之消失。另一种是由于某些疾病、炎症等引起的长久性疼痛。如腰椎间盘突出后的疼痛、长期低头玩手机后出现的肩颈痛等等。当持续疼痛超过一个月时则为慢性疼痛。

正确认识疼痛管理

出现疼痛后,究竟应该怎么办?

    患者自己可以先做一个评估。如果是明确病因的急性且剧烈疼痛,一般可以到急诊或相应科室进行处理,针对病因进行处理。

    如果是超过一个月的慢性疼痛,也应到医院进行治疗。这类患者可以根据疼痛的位置去“最有可能的科室”,也可以去疼痛科。不过,有些疼痛的表现可能与多个科室有关。如,同样是“背痛”可能与脊柱有关,也有可能与胰腺癌或心脏有关,此时就需要全面的检查和处理。

    如果有些患者辗转很多科室后,依然没有理想的诊断效果时,建议到疼痛科问诊。

    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所有疼痛的感觉都需要找医生看,患者可以先给自己做一个疼痛评分。常用的疼痛评估法是NRS评估法。用010分表示疼痛的程度。0分表示无痛;1-3分是轻度疼痛,睡眠不受影响;4-6分是中度疼痛,睡眠受到影响;7-10分重度疼痛,严重影响睡眠。正常情况下,4分以上包括4分就应当及时就医。

    关于疼痛的治疗,首先应当明确疼痛是继血压、心跳、脉搏、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医生在疾病治疗的同时需要为患者解除疼痛。而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多学科互相配合。

     “一些慢性疼痛的患者,如需要做微创或者大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科医生就会先用疼痛科注射的方法为患者解除疼痛,然后在评估患者是否需要继续进行手术。”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情况比较稳定,能够明确诊断时,在治病的同时需要进行镇痛,如果无法明确诊断的,则需要在镇痛的同时进一步进行各种各样的检查,从而明确诊断。总而言之,疼痛科一定是跟相关的科室协作完成诊疗的。

    另外,需要认识到的是,有些疼痛与人体机能相关,是难以彻底治愈的。如老年人的慢性腰腿痛。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项机能、组织均在退化,因而一次或多次的镇痛治疗并不能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而是需要长期用药或其他镇痛方法来进行疼痛的缓解和无痛状态的维持。并且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避免滥用止痛药。

准确描述你的痛

面对医生时,应该怎样描述自己的痛呢?

    首先应明确疼痛的位置。告诉医生什么位置痛,如背痛、腿痛、腰痛等等。或者用手指给医生自己身上哪一点痛。

    其次,要告诉医生疼痛的性质。如痛感是刺痛、绞痛、钝痛、酸痛、刀割样痛等等。找一个较为形象的词描述疼痛。

    再者,要告诉医生疼痛出现的时间和疼痛持续的时间,同时要注意是否有因素加重或缓解疼痛。

    另外,还应告诉医生在疼痛的同时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发热等等。

滥服止痛药危害多

    在很多老百姓以往的观点中,治疗或缓解疼痛的方法就是吃止痛药。这是非常错误的。严敏医师强调,止痛药滥用不仅不能止痛,还会带来很多危害。

    首先,盲目服用止痛药可能会掩盖病情。很多疼痛,特别是内脏器官疼痛,患者很难分辨哪里出了毛病。如果盲目过早地服用止痛药,虽然可以暂时缓解疼痛,但由于服用止痛药后掩盖了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不利于医生正确判断和及时治疗。

    其次,有些止痛药还会引起肾、肝损伤。部分止痛药会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肾功能不全等现象;同时保泰松、消炎痛等可导致肝损害。继而引起肝大、肝区不适。

    再者,还有些止痛药可能诱发胃溃疡。如水杨酸类、阿司匹林、消炎痛等止痛药可刺激胃黏膜,引起胃肠反应,诱发胃溃疡,严重者可引起胃出血以及穿孔。

    此外,长期服用止痛药可能会出现上瘾现象。

 常见慢性疼痛的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后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是20岁以上成年人腰腿痛的常见原因,其主要特点是腿痛甚于腰痛,活动时加剧,卧床休息能暂时缓解,严重时可引起行走困难,影响日常生活。这种有疼痛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就叫腰突症,对于无症状突出,一般不需治疗。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严重的患者,疼痛科的微创介入治疗包括椎管内内置管注入消炎镇痛药或细针穿刺靶点射频消融,可让中度突出变为轻度,进而避免开放手术。

肩周炎引起的疼痛

     “肩周炎”即“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所以也叫“五十肩”。是因为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因老年性退行性变及无菌性炎症而发生关节内外粘连,从而造成肩关节的活动受限。

    肩周炎的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的疼痛和活动受限。疼痛多无明显诱因,开始轻,渐加重,严重时稍微一碰,就疼痛难忍,夜间常疼痛难眠或被痛醒;肩部活动主要为外展、外旋和上举受限,严重时穿、脱衣服及梳头、摸背,甚至洗脸刷牙都困难。

    肩周炎的治疗方法较多,如口服镇痛药、理疗、推拿、针灸、局部封闭、小针刀、功能锻炼等,但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在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粘连松解。此法痛苦小、见效快,是目前肩周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慢性软组织疼痛

    慢性软组织疼痛是各种软组织劳损导致的慢性疼痛。最常见的是腰肌劳损、网球肘、肌筋膜炎以及肩周炎等。表现为局部慢性酸痛,肌肉僵硬和局部深压痛。

疼痛科治疗慢性软组织疼痛的方法是小针刀疗法。其原理主要是利用小针刀剥离粘连组织、松解痉挛肌肉、切碎硬结瘢痕,使局部血液循环得以改善或恢复,降低局部致痛物质的含量,提高局部组织氧分压,再配合适当的功能锻炼,可促进劳损性疼痛的痊愈。

来源:生活与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