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品管圈活动成果报告书——手心圈二期
品管圈(QCC)活动成果报告书
手心圈
改善主题: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内差件数
活动单位:浙江省新华医院门诊药房
活动时间:2013年08月-2014年03月
一、圈的介绍
1.圈的组成
手心圈组成(表1.1)。
表1.1 手心圈的组成
圈 名:手心圈 |
成立日期: 2009年08月 |
成员人数: 9 人 |
平均年龄: 28岁 |
圈 长:王至秦 |
辅 导 员: 费凡 |
所属单位:浙江省新华医院门诊药房 |
|
圈 员:王至秦、陈俊、田志成、袁芳、张懿、黄诚凯、何青霞、方晓琳、柳浦青 |
|
主要工作:门诊病人的药品调剂发药、退药、药物咨询、药品储存与保管。 |
|
活动期间: 2013年08月-2014年03月 |
2.圈名意义
(1)手心代表药师的手心,代表药师对药学服务、药品质量的牢牢把关。
(2)手心代表药房每个成员,携手共进,积极进取。
(3)手心代表将患者放在手心,代表药师对患者的关怀。
3.圈徽意义
(1)圈徽由五个手心组成,分别代表着永争第一、执着、自信、智慧、团结。
(2)五个手心组成的图案像是一条中国龙,代表祥和、太平。
(3)整体图案为一枚印章,体现最具中国特色的经典元素。
(4)红色象征青春、激情和奋斗精神。
二、主题选定
1.选题过程
选题过程(见表2.1)。
表2.1 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内差的主题选定
主题评价题目 |
上级政策 |
重要性 |
迫切性 |
圈能力 |
总分 |
顺序 |
选定 |
提高调剂人员的自身满意度 |
3.375 |
3.75 |
3.125 |
3.75 |
14.00 |
4 |
|
改善药房工作环境 |
3.00 |
3.25 |
2.75 |
3.00 |
12.00 |
7 |
|
增强调剂责任制 |
3.75 |
3.50 |
3.50 |
3.50 |
14.25 |
2 |
|
提高调剂人员调剂效率 |
3.75 |
3.875 |
3.50 |
3.625 |
14.25 |
2 |
|
调剂人员定岗定窗口 |
2.875 |
3.00 |
2.75 |
3.75 |
12.375 |
6 |
|
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内差 |
4.75 |
4.00 |
3.75 |
4.00 |
16.50 |
1 |
★ |
降低调剂药品破损率 |
3.50 |
3.00 |
3.50 |
3.25 |
13.25 |
5 |
|
评价说明 |
分数/人数 |
重要性 |
迫切性 |
圈能力 |
上级政策 |
||
1 |
次重要 |
次迫切 |
0-50% |
次相关 |
|||
3 |
重 要 |
迫 切 |
51-75% |
相 关 |
|||
5 |
极重要 |
极迫切 |
76-100% |
极相关 |
注:以评价法进行主题评价,共 7 人参与选题过程,票选分数:5分最高、3分普通、1分最低,第一顺位为本次活动主题。
2.本期活动主题
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内差。
3.衡量指标
每一周门诊药房发药内差的差错件数。
4.名词定义
调剂内差:药师在调剂药品过程中,发生的至配发给患者时已经被纠正的差错,包括品种、规格、数量的差错。
5.选题理由:
(1)对医院而言: 提高医疗品质,改善就医环境,树立良好信誉。
(2)对患者而言: 减少用药风险,增加患者满意度,促进良好医患关系。
(3)对科室而言: 改善工作效率,净化工作环境,增加内部协作能力。
(4)对领导而言: 规范科室管理,减少医患矛盾,提升药剂科形象。
(5)对个人而言: 提升工作能力,强化专业素质,提高职业成就感。
三、活动计划拟订
本次品管圈活动计划(见表3.1)。
表3.1 活动计划表
|
2013.08 |
2013.09 |
2013.10 |
2013.11 |
2013.12 |
2014.01 |
2014.02 |
2014.03 |
负责人 |
||||||||||||||||||||||||
1周 |
2周 |
3周 |
4周 |
1周 |
2周 |
3周 |
4周 |
1周 |
2周 |
3周 |
4周 |
1周 |
2周 |
3周 |
4周 |
1周 |
2周 |
3周 |
4周 |
1周 |
2周 |
3周 |
4周 |
1周 |
2周 |
3周 |
4周 |
1周 |
2周 |
3周 |
4周 |
||
主题选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何、张 |
计划拟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陈、何 |
现状把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田、黄 |
目标设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陈、袁 |
解 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柳、张 |
对策拟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袁、方 |
对策实施 与讨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陈、王 |
效果确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田、张 |
标准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袁、陈 |
检讨改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柳、田 |
成果发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张 |
注:“ ”表示计划线,“ ”表示实施线
四、现况把握
1.与主题相关之工作流程图(见图4.1)
图4.1 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工作流程
2.数据收集结果与分析(见表4.1)
表4.1 药品调剂内差查检汇总表
项目问题 |
总计次数 |
每周次数 |
累计百分比 |
数量错误 |
133 |
26.6 |
45.5% |
一品双规 |
48 |
9.6 |
62.0% |
药名相似 |
42 |
8.4 |
76.4% |
包装相似 |
28 |
5.6 |
86.1% |
标签错误 |
22 |
4.4 |
93.5% |
其他 |
19 |
3.8 |
100% |
合计 |
292 |
|
|
3.改善前柏拉图(见图4.2)
图4.2 改善前的柏拉图
4.结论
(1)数量错误远远高于其他项目,说明数量错误为调剂内差的主要错误,因此基本确定数量错误为我们需要改进的重点。
(2)一品双规和药名相似的错误次数比较接近。
(3)每一个因素的第一周发生率比较高。
五、目标设定
1.目标值设定
改善前调剂内差件数为26.6+9.6+8.4+5.6+4.4+3.8=58.4件/周
目标值为58.4-(58.4×80%×60%)=30.4件/周
改善幅度(58.4-30.4)/58.4=47.9%
2.设定理由
依据选题过程中圈能力的得分情况,本题圈能力为60%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
=现况值-(现况值 ×改善重点× 圈能力)
= 58.4-(58.4×80%×60% )
=30.4
图5.1 目标设定柱状图
六、解析
药品调剂内差解析(见图6.1)
|

|











图6.1 药品调剂内差解析鱼骨图
七、对策拟订
药品调剂内差对策拟定(见表7.1)
表7.1 药品调剂内差对策拟定评分表
要因 |
原因分析 |
对 策 方 案 |
总分 |
采纳 |
负责者 |
对策 |
药品数量错误 |
病人催促,手忙脚乱 |
提高员工心理素质,开展心理拓展活动。 |
97 |
|
陈俊 |
|
调配场地局限,桌面脏乱 |
定期大扫除,培养药房成员凝聚力 |
86 |
|
何青霞 |
|
|
工作量大 |
增加调配人员数量,提高工作效率,开展工作经验交流会 |
102 |
|
田志成 |
|
|
药框太小 |
更换新的药框,与配置前先预览处方药物数量 |
128 |
★ |
袁芳 |
对策一 |
|
药框拿太多 |
制定调配规范流程 |
104 |
|
柳浦青 |
|
|
疲劳情绪 |
完善排班制度,开设休憩时刻 |
96 |
|
黄诚凯 |
|
|
视觉差错 |
尝试唱药制度,提倡标准普通话 |
88 |
|
张懿 |
|
|
上架错误 |
严格实行专人专窗制度 |
121 |
★ |
王至秦 |
对策三 |
|
散片缺少二次核对 |
散片专人责任制,由专人根据单日日用量提前配置备用 |
118 |
★ |
方晓琳 |
对策六 |
|
药品包装 相似错误 |
标注不够醒目 |
制作新的标注 |
110 |
|
陈俊 |
|
习惯性思维 |
规范培训制度,加强业务培训 |
98 |
|
田志成 |
|
|
标签太小 |
更换新的标签 |
95 |
|
何青霞 |
|
|
不熟悉药品 |
制作易混药物对比表,定期进行药物培训 |
124 |
★ |
黄诚凯 |
对策四 |
|
药品药名相似错误 |
视觉差错 |
尝试唱药制度,提倡标准普通话 |
83 |
|
张懿 |
|
习惯性思维 |
规范培训制度,加强业务培训 |
98 |
|
田志成 |
|
|
病人催促,手忙脚乱 |
提高员工心理素质,开展心理拓展活动。 |
100 |
|
陈俊 |
|
|
新药陌生 |
制定新药签到本,开设药房信息平台,及时公布新药知识 |
113 |
★ |
何青霞 |
对策二 |
|
药品一品双规错误 |
上架错误 |
严格实行专人专窗制度 |
121 |
★ |
王至秦 |
对策三 |
药架标注不明显 |
制作醒目的标注 |
108 |
|
柳浦青 |
|
|
拿药速度过快 |
制定调配规范流程,并按自身调剂 |
96 |
|
方晓琳 |
|
|
责任意识不强 |
通过奖罚措施强化 |
95 |
|
张懿 |
|
|
退药不及时 |
退药由专人负责 |
112 |
★ |
陈俊 |
对策五 |
|
借药、还药频繁 |
开设员工借药、还药窗口 |
87 |
|
王至秦 |
|
注:全体圈员就每一评价项目,依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等项目进行对策选定,评价方式:优5分、可3分、差1分,圈员共:9人,总分135分,以80/20定律108分以上为实行对策,但本圈希望能有较高之达标率,全体圈员决定以110分以上为实行对策,共圈选出6个对策。
对策实施与检讨(一)
对 策 一 |
对策名称 |
更换新的大药框,于配置前先预览处方药物数量 |
||||
主要原因 |
药框太小 |
|||||
改善前: 同一病人的药品数量较多,药品容易摆放拥挤,掉出框外,易引起药品数量差错。 对策内容: 更换新的大药框,调剂人员在配置前先预览处方药物数量,合理分配。
|
对策实施: 负责人:袁芳 实施时间:2013年12月20日 实施地点:门诊药房 |
|||||
对策处置: 经由效果确认该对策为有效对策。
|
对策效果确认:
|
|||||
对策实施与检讨(二)
对 策 二 |
对策名称 |
制定新药签到本,开设药房信息平台,及时公布新药知识 |
||||
主要原因 |
新药陌生 |
|||||
改善前: 由于药品经常更新,而人员流动较大不能第一时间通知到每个人,易引起品项差错。 对策内容: 制定新药签到本,药房成员签名确认,开设药房微信信息平台,及时公布新药更新情况。
|
对策实施︰ 负责人:何青霞 实施时间:2013年12月28日 实施地点:门诊药房 |
|||||
对策处置: 经由效果确认该对策为有效对策。
|
对策效果确认:
|
|||||
对策实施与检讨(三)
对 策 三 |
对策名称 |
严格实行专人专窗制度 |
|
主要原因 |
上架错误 |
||
改善前: 由于门诊病人数量较多,调剂人员常调配多个窗口,容易造成药摆放不明确,引起品项差错。 对策内容:
|
对策实施︰ 负责人:王至秦 实施时间:2014年1月5日 实施地点:门诊药房 |
||
对策处置: 经由效果确认该对策为有效对策。
|
对策效果确认:
|
||
对策实施与检讨(四)
对 策 四 |
对策名称 |
制作易混药物对比表,定期进行药品培训 |
||||
主要原因 |
不熟悉药品 |
|||||
改善前: 由于门诊人员流动大,新员工、实习生对药品教陌生,容易造成上错、拿错药,易引起品项差错。 对策内容: 制作易混药物对比表,定期进行药品培训。
|
对策实施︰ 负责人:黄诚凯 实施时间:2014年1月12日 实施地点:门诊药房 |
|||||
对策处置: 经由效果确认该对策为有效对策。
|
对策效果确认:
|
|||||
对策实施与检讨(五)
对 策 四 |
对策名称 |
退药由专人负责 |
|
主要原因 |
退药不及时 |
||
改善前: 退药程序混乱,退药人员不固定,包装、名品相近药物易错误归位,调剂人员不注意易造成差错。 对策内容: 1.确定药物咨询窗口为专门退药窗口,其他窗口不经委托不随意进行退药处理。
|
对策实施︰ 负责人:陈俊 实施时间:2014年1月19日 实施地点:门诊药房
|
||
对策处置: 经由效果确认该对策为有效对策。
|
对策效果确认:
|
||
对策实施与检讨(六)
对 策 四 |
对策名称 |
散片专人责任制,由专人根据单日日用量提前配置备用 |
|
主要原因 |
散片缺少二次核对 |
||
改善前: 门诊实行散片拆零,在调药时临时数药耽误大量时间,并容易引起药片数量差错。 对策内容: 1.麻醉精神药品散片由麻醉精神专窗专人负责调配。
|
对策实施︰ 负责人:方晓琳 实施时间:2014年2月3日 实施地点:门诊药房 |
||
对策处置: 经由效果确认该对策为有效对策。
|
对策效果确认:
|
||
八、效果确认
1.有形成果
(1)改善前、中、后数据(见表8.1、图8.1)
表8.1 改善前、中、后数据统计表
项 目 |
改善前 |
改善中 |
改善后 |
调查日期 |
8.28-9.30 |
10.3-11.28 |
12.3-2.14 |
资料来源 |
门诊药房查检表 |
||
合 计 |
58.4 |
46.7 |
31.2 |
图8.1 有形成果图
(2)改善后柏拉图(见表8.2、图8.2)
表8.2 改善后的调剂内差检查表
项目问题 |
总计次数 |
每周次数 |
累计百分比 |
数量错误 |
64 |
12.8 |
40.8% |
一品双规 |
32 |
6.4 |
61.1% |
药名相似 |
26 |
5.2 |
77.7% |
包装相似 |
17 |
3.4 |
88.5% |
标签错误 |
11 |
2.2 |
96.2% |
其他 |
6 |
1.2 |
100.0% |
合计 |
157 |
|
|
图8.2 改善后的柏拉图
(3)成果比较(见图8.3)
图8.3 改善前后比较柏拉图
(4)目标达标率
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
达标率 = (31.2-58.4)/(30.4-58.4)×100%
= 97.1%
进步率 = {(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
= {(58.4-31.2)/58.4}×100%
= 46.6%
2.无形成果(见表8.3、图8.4)
表8.3 无形成果表
项 目
|
活动前 |
活动后 |
活动 成长 |
正/负向
|
||
总分 |
平均 |
总分 |
平均 |
|||
QCC手法运用 |
41 |
4.6 |
69 |
7.7 |
3.1 |
↑ |
团队精神 |
52 |
5.8 |
81 |
9.0 |
3.2 |
↑ |
专业知识 |
50 |
5.6 |
71 |
7.9 |
2.3 |
↑ |
沟通协调 |
54 |
6.0 |
74 |
8.2 |
2.2 |
↑ |
活动信心 |
48 |
5.3 |
65 |
7.2 |
1.9 |
↑ |
责任荣誉 |
56 |
6.2 |
78 |
8.7 |
2.4 |
↑ |
注:由圈员9人评分,每项每人最高10分,最低1分,总分为90分
图8.4 活动前后雷达图
九、标准化
作业标准书
类别:流程改善 提升质量 医保行政 临床路径 |
作业名称:药品上架标准流程 |
编号:001 |
||||
主办部门:门诊药房 |
||||||
一、目的: 保证药品的分类,防止不同病患药品的混淆,增加用药安全性,保障病人安全。 二、适用范围: 门诊药房所有工作人员 三、说明: (一)作业程序(流程图) (二)作业内容 1.粘贴标签 2.根据条形码到相应窗口, 3.刷条形码,防止漏刷 4.出现绿灯后放置药框,出现绿色闪灯后 刷卡上架 四、注意事项: 条形码不要漏刷 部分药框会出现错误,及时更换 保养机器,切勿重击刷卡尺 五、附则: (一)实施日期 2013.9 (二)修订依据 智能发药系统及日常操作 |
||||||
修订次数: |
核
定 |
|
审
核 |
|
主 办 人 |
|
修订日期: |
||||||
制定日期: |
十、检讨与改进
1.活动检讨
活动项目 |
优点 |
缺点或今后努力方向 |
主题选定 |
选择了迫切需要改善的问题 |
始终要切合实际工作来选定主题 |
活动计划拟定 |
计划合理,安排妥当 |
如遇到其他情况,要留有可变空间 |
现况把握 |
准备充分登记得当 |
发动圈员全力配合 |
目标设定 |
目标明确 |
需要调动圈员积极性 |
解 析 |
充分运用了鱼骨图 |
可以尝试其他图形解析 |
对策拟订 |
圈员发言积极,内容有力 |
要提出关键问题 |
对策实施与检讨 |
能把握重点,及时调整 |
检验时间短,部分对策针对性不够 |
效果确认 |
根据实际及时调整 |
保持现有效果,并改进 |
标 准 化 |
规范了工作流程 |
落实到每个圈员 |
圈会运作情形 |
增加了圈员凝聚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多开展头脑风暴,增加合作能力 |
2.心得感想
品管圈作为一种有效而系统的管理学方法,是经过实践充分检验的。将品管圈运用到药剂科的日常工作中,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品管圈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中的错误事件,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整个参与的成员也有很大的影响。品管圈为每个圈员提供了一个平台,大家畅所欲言,进行头脑风暴,将平时工作中的点滴,通过这个平台展现,充分提高了圈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开组织会,圈员能更直观的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大大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和使命感。圈员也在这个学习品管圈的过程当中不断成长,增加了学习能力,调动了积极性,增加了职业成就感。品管圈还有很多值得发展的主题,为了进一步的改善工作的效率,增加工作品质提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