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

【每日商报(每满)】明明是身体不舒服,为什么要看心理科?心理治疗的十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发布时间:2021-11-10 10:59:21

对于心理或精神疾病,是否进行科学的诊治,是至关重要的,决定了患者是否能够临床痊愈,将来是否容易复发以及疾病对其社会功能造成损害的大小。临床上,我们看到由于种种误区,患者不愿意来医院寻求帮助,或未能坚持复诊治疗,错过了康复的机会,最终导致疾病迁延不愈,是非常遗憾的事。

为此,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孔微,针对临床常见的十个误区,进行真相解读。

 

误区一:得抑郁症的人是心眼小,是自己想不开,是软弱的表现。

真相:人人都避免不了疾病,心理疾病也一样,约五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经历过抑郁症、焦虑症或其它心理问题困扰,是否患病取决于遗传因素、童年的负面经历(比如幼年时父母离异或遭受过虐待、忽视)、后天环境变化、当下的压力(比如失恋、亲人去世、失业)、激素水平的紊乱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并不是由单一的因素导致的。抑郁的人很多都是有才智的人,并不是小心眼、想不开,更绝非软弱。很多名人得过抑郁症,比如:美国总统林肯、英国首相丘吉尔、王妃戴安娜、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川端康成、央视主持人崔永元等,这些人都有杰出的头脑和强大的人格魅力。焦虑更为常见,在漫长的人类生存进化、与天敌的博弈中,警觉性高、焦虑是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本能,但焦虑过度就会发展为疾病。容易焦虑的人往往有着更强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做人做事更为认真。

 

误区二:心理疾病就是有心结解不开,心结解开就好了。

真相:这种观点常常存在于患者家属心中,家属往往向医生表示,患者一定是有什么心结,你跟他唠唠,帮他把心结解开,病就好了。其实心理疾病是和多种因素有关的,先天的特质、幼时与父母的互动、成长的经历、当下的处境等等,如果非要说有一个心结,有时候也是盘根错节,先天、后天因素和压力交织在一起,有可能需要很长的治疗周期才能慢慢解开。

 

误区三:去看心理医生会遭到别人的嘲笑

真相:很多人选择默默忍受疾病的折磨,不求助于医生,很大程度在于对心理疾患存在羞耻感,这会给生活带来损害,给人生发展带来很大限制。实际上现在看心理医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医生护士的工作就是为了帮助患者,即便面对来访者难以启齿问题,也不可能嘲笑任何一位患者。只要直面自己的问题,及时前来就医,在科学的诊治下,心理问题和疾病往往可以得到缓解。

  

误区四:心理治疗就是聊天、做思想工作

真相:心理治疗的工作并不是做思想工作,不是说教讲道理,不是“解心结”劝人想开,而是心理治疗师或医生通过心理学的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帮助病人治疗心理疾病的科学。心理治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个别谈话的形式,表面看像是闲聊,背后其实是治疗师或医生基于大量学习和经验的思考,是一种基于支持、理解、陪伴的沟通过程。心理治疗是一门基于人文关怀的科学,通常要每个星期固定的时间规律地开展,每次45-60分钟,才能逐渐产生疗效。

 

误区五:我是别人对我不好造成的心情郁闷,吃药又改变不了别人,怎么会有用呢?

真相:很多人对药物为什么能治疗心理问题很不理解,表示应该靠自己,应该想开,其实不然,例如抑郁的人如果能轻易想开就不算是病了,抑郁时人会陷入负面思维的泥潭难以自救,别人也难以理解其痛苦感受,但这种痛苦却真实存在于患者的主观感受中。心理活动是大脑的产物,大量证据表明,在抑郁状态下的人,大脑内5-HT、NE、DA这些物质相对缺乏,让情绪调节的能力暂时“失灵”,抑郁症是可以通过调节脑内这些化学物质的平衡得到治疗并且治愈的。近年一些脑影像学的研究也观察到患者相应脑区的功能和结构出现了一些改变,而经过治疗后,这些大脑的变化可以得到恢复。

  

误区六:现实问题解决不了,心理治疗有什么用?

真相:某些现实的困境会不可避免地给一个人带来情绪的困扰,心理治疗

也无法改变既定的现实,但有可能改变面对现实的体验和态度,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去帮助患者用更适应的方式面对和掌控生活。

 

误区七:我明明是身体这不舒服那不舒服,为什么让我去看心理科?

真相:心理科有一类疾病叫“躯体化障碍”,属于很常见的心理障碍,以往很多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紊乱”、“神经功能失调”的患者得的就是这种病。这类疾病背后的心理机制是情绪的问题转化为躯体不适,所以叫“躯体化”。他们不像抑郁焦虑症患者以显著的抑郁焦虑情绪为主要问题,向医生诉求的重点是身体的不舒服。表面上看,这种疾病像是身体出了问题,可经过分析往往就能发现,患者躯体不适往往背后存在着情绪问题或是精神上的压力,症状常常随着压力增加或是在情绪不良时加重。承受力相对薄弱、性格不够独立、依赖性强、不善于排解情绪、缺乏情感的关注、孤独的人容易得这种病。不良情绪越积攒越多,不善于去调节,情绪没有出口,久而久之就会引起神经功能的失调进而表现出躯体上的各种不舒服。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找到自己的不良情绪所在,去处理症状背后的不良情绪、焦虑感、孤独感、不安全感或是压力往往可以神奇地改善躯体症状。

 

误区八:精神科的药是刺激神经的,长期吃药能把人吃傻。

真相:这种观念我听很多患者尤其是患儿家长说起过,可见老百姓对精神类药物误解颇深。如果我们吃降压药能否把我们变成高血压患者?吃降糖药之后能否变成糖尿病?答案显然是不可能。抗抑郁、焦虑药物的作用是调节5-HT(五羟色胺)、NE(去甲肾上腺素)、DA(多巴胺)这些主管情绪、动力、精力以及食欲睡眠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并不会让人变傻。恰恰相反,长期的抑郁、焦虑或强迫可以直接引起大脑海马区体积的缩小,导致记忆力、注意力的下降,所以对大脑有“刺激”的是疾病而非药物,药物反而可以改善和逆转疾病引起的大脑功能下降,增加海马区的体积。

 

误区九:我吃了几天药,感觉很不舒服,网上说药物会成瘾或有依赖性,太吓人了,还是别吃了。

真相:新一代的抗抑郁、抗焦虑药副作用其实非常有限,一般第一至二周内可能有点恶心、食欲下降、头晕、头痛的副反应(也可能没有),随之即减缓消失。抗抑郁药不存在成瘾性或依赖性。有些患者在网上看到别人吃药后出现各种副作用以及一些对精神心理类药物的负面评价,之后对吃这些药望而生畏,其实这很像网上对一件商品的评价,再好的商品也会有1-2%的差评,药物也一样,再好的药,也会有少数人吃了不舒服、效果不理想。但一件好的商品同时有90%多的好评,对于药物,吃过之后副作用不明显而且效果良好的人通常不会上网发表观点,所以就导致只看到了少数人的差评,而往往看不到更多的那些好评,我们医生治疗的基本原则都是利大于弊,副作用远少于正作用。

  

误区十:我吃了一段时间药,感觉已经好了,没有必要再治疗了,也不愿意去医院。

真相:无论对于抑郁、焦虑、强迫或是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必须经过维持治疗才能预防复发,刚刚好转就停药往往症状就会再次出现,将来复发的几率同样会升高。感觉变好往往是在药的帮助下变好的,所以这个时候离开药物很可能再次变得不好。有人会问,那这么说是不是永远吃药呢?其实多数疾病不需要终身服。药物维持治疗的原理很像是用棍子支撑一棵要倒下的树,如果支撑的时间过短就拿开这个棍子,树还是会倒下,而如果连续支撑几个月的时间,再慢慢移开这个棍子,我们会发现这棵树没有支撑也不会倒下。长期服药会重新塑造大脑神经的功能,所以维持治疗后复发率会明显下降。

 

上述的种种误区,是一些常见的阻碍患者疾病康复的原因。只有相信科学,全程在医生指导下治疗,才会有更好的疗效,获得更多痊愈的机会。浙江省新华医院临床心理科设有心理咨询门诊,欢迎有心理困扰的市民朋友前来问诊。

 

 

媒体链接(点击标题可查看原文):

每日商报(每满)|明明是身体不舒服,为什么要看心理科?心理治疗的十大误区,你中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