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一到开学就浑身难受,这种“病”怎么治?做好这5件事帮助孩子成绩、健康双丰收!
今天,杭州各中小学生正式开学报到!回归校园,本该是件兴奋的事……
但,家里的娃并不是这么想的,浑身上下每个细胞都在反抗——
睡眠絮乱,早起真是要了亲爹的命
食欲不振,吃得少偶尔还会拉肚子、恶心
情绪低落,半点紧张气也没有
……
其实,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都是一种叫“开学综合症”的表现,作为家长的您也曾因孩子中招而感到焦虑吗?
病名:开学综合症
常见症状:困倦乏力、情绪低落、上课走神、记忆力减退、心烦意乱、学习效率低下
病症分析:进入假期后,孩子会变得非常放松,他们会肆无忌惮地睡到自然醒,生活起居无规律;全身心沉浸在电视节目、网络游戏和外出游玩中,导致生活节奏被打乱,运动减少,人际交往缺失。在开学前,家长又没有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调整,孩子突然进入规律的上学状态后,身心都无法适应,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今天,用一个个小仪式,开始新学期!
生活需要一点仪式感,这能来唤起我们对新生活的期待。开学前的最后一天,聪明的爸妈怎么做?
01下午,坐下来和孩子一起包书皮吧
今天的重要“任务”——包书皮。让孩子一起参与进来,不仅可以享受动手的快乐,接触新书本一定程度上能唤起孩子对新学期的期待,有助于缓解孩子对开学的抵触、焦虑情绪。
02晚上,可以一起收拾开学装备
整齐地摆放好书包、文具盒、校服、红领巾……这样不仅让孩子明确地意识到真的要开学了,给孩子一种紧迫感,还可以让孩子对开学充满了期待,更加珍惜一切如新的开学时光。
03睡前,和孩子做一份假期总结
睡前不妨让孩子描述一下他的假期生活,听听他的收获和感想。如果孩子出现焦虑情绪,您也可以分享自己克服“假期综合症”的经验,鼓励他要勇敢地面对它。
04深夜,给孩子送一份惊喜
不妨在文具盒里面送上一张精美的卡片,亲手写上你对孩子新学期的祝福。让孩子看到你的欣赏和期待,激发孩子自我激励,自我调节的能力。
当然,习惯了没有约束、自由自在的生活节奏,常常睡到自然醒,心态上也比较松弛。而开学后则相对紧张,两种状态的转换往往需要一段时间。如何让孩子快速、稳步进入开学状态呢?
1给孩子一点包容和理解
人都有惰性,都希望过得安逸、悠闲一点,没有哪个人天生爱干活。说实话,咱们大人也有“假期综合症”,谁不想在家待到正月十五呢。孩子也一样,他们的身心发育不成熟,自制力比咱们大人差很多。所以,千万不要眼看就要开学了对孩子大吼大叫,这样会给孩子很大的心里负担,更不利于状态的调整。只要意识到“收心”这个问题,再多一些耐心和理解,慢慢引导,孩子肯定能在开学前调整好状态。
2引导孩子调整生物钟
这是开学前一周就需要开展的工作,不妨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个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有规律地起床、睡觉、学习、运动,从而更好地适应接下来紧张的学习生活。不过,家长们不要一次性就把生物钟提前一两个小时,这会让孩子在生理上极为不适。而是每天睡得比往常早一点,起得早一点,慢慢地达到合理的时间。
3循序渐进回归学习状态
家长在帮孩子调整状态时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把心收回来,否则会给孩子太大的心理负担。打个比方,家长们可以每天逐渐减少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和次数,适当增加练字、阅读的时间。孩子之前每天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有3个小时,要一天天逐渐把时间减少到2个小时、1个小时。
4调整健康的饮食习惯
假期不少孩子打破了三餐的饮食规律,大量的美味佳肴、饮料零食让孩子的身体也散漫、迟缓起来,能按时起床吃早餐的孩子更是少之又少。而三餐中,早餐最为重要。因此在开学前,家长要注意调整孩子的饮食习惯,减少他们的零食,一定要让他们起来吃早饭。同时,在饮食上,多让孩子吃点蔬菜、水果,因为清淡的饮食有利于帮孩子调理肠胃,促进消化和排便。孩子的肠道轻松、舒适了,精神状态也会更好。
5家长以身作则,营造“收心”环境
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收心”环境,按时起居,规律饮食,家长们也要特别注意家庭氛围。尤其在开学这段时间里,不在家里组织娱乐活动,让孩子感觉假期已经渐渐远离。这段时间尽量控制自己看电视、上网的时间,回家后多注意孩子每天精神和身体的状态起伏,帮助孩子克服“焦虑”甚至“恐惧”,让孩子尽快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