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
发布时间:2024-07-30 15:17:12
丹毒系由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皮肤、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起病急剧,典型皮损为水肿性红斑,可有不同程度全身中毒症状和附近淋巴结肿大。细菌可通过皮肤或黏膜细微损伤侵入,足癣、趾甲真菌病、小腿溃疡、鼻炎、慢性湿疹等均可诱发本病,机体抵抗力低下如糖尿病、慢性肝病、营养不良等均可成为促发因素。本病以内用药物治疗为主,同时辅以外用药物治疗。
一、临床表现
(一)部位:好发于足背、小腿、面部等处,多为单侧性; (二)典型皮损:水肿性红斑,界限清楚,表面紧张发亮,迅速向四周扩大;病情多在4~5天达高峰,消退后局部可留有轻度色素沉着及脱屑; (三)伴随症状:可有不同程度全身中毒症状和附近淋巴结肿大; (四)继发改变:1.水疱型、大疱型和脓疱型丹毒;2.坏疽型丹毒;3.游走型丹毒;4.复发型丹毒;5.橡皮肿。
二、检查
血象:白细胞总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出现核左移和中毒颗粒。
三、治疗
(一)内用药物治疗:早期、足量、高效的抗生素治疗可减缓全身症状、控制炎症蔓延并防止复发。1丹毒治疗首选青霉素,每天480万~640万U静滴,一般于2~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但应持续用药2周左右以防止复发;2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或喹诺酮类药物;3必要时依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 (二)外用药物治疗:1可用25%~50%硫酸镁或0.5%呋喃西林液湿敷;2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诺氟沙星软膏等)。 (三)物理治疗:采用紫外线照射、音频电疗、超短波、红外线等有一定疗效。 (四)手术治疗:已化脓者应行手术切开排脓。
四、预防
反复发作的患者应注意寻找附近有无慢性病灶,有足癣等丹毒诱发因素应积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