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保护明天”——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作为“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2021-2023)”系列活动的第二年,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教育保护明天。自2007年以来,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始终位居全球首位,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2%,现有糖尿病成年患病人数约1.4亿,还有为数众多的糖尿病前期人群。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主任胡江介绍,糖尿病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需要持续接受教育并自我管理,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及其他代谢紊乱,才能促进健康,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许多患者认为,只要来医院看病了,吃上药了,病就控制住了,但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尤其是像糖尿病这种病情变化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又需要终身控制的疾病。“在临床上我们见到过太多的患者,因为自身意识淡薄、自控能力差、工作压力大、经济条件和文化水平限制等等各种原因,在糖尿病自我管理中做的并不好,遗憾地导致病情进展迅速,甚至最终因并发症致死致残。”
自律+他律
“双管齐下”远离“甜蜜”的负担
“判断餐前大剂量是否合适的标准……”在省新华医院的糖友互助社群里,张先生(化名)耐心解答着其他糖友的疑惑,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内分泌科医护,实际上,张先生自己就是位老糖友,而且是医护和病友心中的“模范病人”。
张先生最初因1月内进行性消瘦8.5 kg到省新华医院就诊,门诊随机指血血糖>33.30mmol/L,经各项检查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经积极治疗后纠正了凶险的酮症酸中毒,血糖得到控制。住院期间,张先生就开始积极学习糖尿病相关的知识,不仅仔细研究了医护人员发放的学习材料,详细记录每日的饮食和运动,更是每日就自身的病情变化和医护人员进行积极的交流,求教各种疑惑,虚心接受各项指导。出院前,医生为张先生制定了个体化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并嘱咐他定期随访,家中监测血糖,生活方式医学门诊就诊。
回家后,张先生都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医嘱。由于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能力低下,自身血糖调节能力很差,出院后生活方式变动,血糖也产生了明显的波动,但张先生没有因此逃避或自暴自弃,而是在医护人员门诊和线上指导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书写血糖日记,购买了家用动态葡萄糖监测设备,加强对自己血糖的监测,逐渐摸清了血糖波动的规律,及时调整了胰岛素方案和剂量,以及饮食和运动方案。
“规律的生活很辛苦,但是我能坚持。”在张先生看来,自律成就健康。如今,张先生的血糖保持平稳达标,复查各项指标也都很稳定,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好了。
“作为医生,我们的使命就是把糖尿病的科学知识更直接、更通俗、更便捷地传达给广大糖友,帮助和督促大家更好地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十余年来,省新华医院糖尿病中心坚持为广大患者和糖尿病高危人群提供形式丰富的糖尿病教育和患者互助活动,并于近些年积极探索“互联网+”糖尿病管理方法,组建线上糖尿病病友社群,为大家提供一方互相交流、答疑解惑、守望支持的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