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资讯

灸中之皇督脉灸

发布时间:2021-07-20 14:34:06

随着冬病夏治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三伏贴”也进入人们的视野。那么,冬病夏治除了“三伏贴”以外,还有哪些方法呢?中医上还有一种被称之“灸中之皇”的督脉灸,也适合冬病夏治。那么什么是督脉灸,它又是如何起作用的呢?

三问督脉灸

1. 什么是督脉灸?

督脉灸又称“铺灸”“长蛇灸”,是一种在背部督脉循行处施以隔药灸的疗法,其通过经络、腧穴、药物、艾灸发泡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从而达到益肾通督、温阳散寒、壮骨透肌、破瘀散结、通痹止痛的功效。督脉灸疗法具有单次治疗时间长、作用持久、疗效可靠,且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每次治疗时间约1个小时左右,每月最多只需治疗2次,每年治疗3~4次即可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2. 为什么会有这样好的效果呢?

《黄帝内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三伏时节正值长夏,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督脉为阳脉之海,具有总督诸阳之功,而艾为纯阳之物,故在三伏天做督脉灸,三重阳气作用于人体经络气血,能最大限度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驱寒逐湿,通过经络的气血直达病所,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同时,三伏天人体内外阳气充盛,温煦能力增强,借助暑夏之伏天(阳中之阳)炎热之气候,便于排除身体内的积寒,是治疗、预防、养生的最佳时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督脉灸?

督灸结合艾灸,具有益肾通督、温阳散寒、破瘀散结、通痹止痛、调和阴阳的功效,以三伏天期间效果更加显著。督脉灸肯定也是有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

适宜人群:慢性、虚寒性疾病和脊柱相关疾病,以及怕冷、宫寒、产后恶寒等亚健康人群,阳虚、痰湿等体质者;男性中具有以下症状者:腰痛膝软、下肢沉重、神疲乏力、耳鸣头晕、尿频尿急、阳痿、早泄、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性功能减退等一系列亚健康状态;女性中具有以下症状者:腰酸腰痛、手脚冰凉、痛经、带下、月经不调、内分泌失调、更年期提前等一系列亚健康症状;中老年人群中具有以下症状者:关节肌肉酸困疼痛、怕冷、颈肩酸困僵硬、腰痛腰酸、腹部冷痛、体虚易感冒等。

不宜人群:如患者有发热、咳黄痰、肺炎、支气管扩张、咯血等不宜实施督脉灸;皮肤过敏以及特殊人群如孕妇、婴幼儿等也忌用此法。

 

三伏天艾灸注意事项

 

艾灸前:因为艾灸时不能吹到风,艾灸前请关小门窗,房间内不可以对流风;饭后不可以马上艾灸,饭后1小时后才可以灸。

艾灸中:艾灸时不可以过饱或过饥,要保持心情平静舒缓;艾灸中如口渴适度喝温开水,便于排毒,不可以喝冷开水;艾灸中如果穴位表面出现湿气,是体内寒气通过穴位排出,不必过于紧张。

艾灸后:艾灸后,全身毛细孔打开,容易受寒,故艾灸完2小时内,不可以吹空调,风扇,不可以冷水洗手洗脸;艾灸后不可马上洗澡;艾灸完,如果出现疲劳乏力,属正常现象,可稍事休息;艾灸后需补充温水。

最后提醒,夏天过度吹空调,喜冷食,冬天衣着单薄等生活习惯都会极大损伤人体的阳气,为了身体健康,不要过度贪凉。

来源:生活与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