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资讯

夏至,改变虚寒体质的良机,不可错过!

发布时间:2018-04-10 13:59:06
指导专家:浙江省新华医院中医科 王德玉 主任、主任中医师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夏至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盛夏,这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暑热关。

夏至养生,重在护“阳”

  《黄帝内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至节气是阳气盛极之时,亦是养护阳气的最好时机。老百姓常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即是助阳之品。

  但阳气最盛之时也是阳气最易受伤之时。怎么说?很多人常运用错误的养生方法,使最需要养护阳气的时节变成了折杀阳气的时节。夏至时节,此时气候炎热,人体的阳气走于肌表,所以人们常常感到全身酷热难耐。很多人因贪凉而长期处于空调房中,使得阳气不能正常生发而受损,就容易引发各种寒证痛证,如感冒、咳嗽、胃肠不适、关节疼痛等疾病。一旦阳气折损,虚寒体质的人在冬季来临时,时机体抗寒能力就更弱,手脚冰凉会更加怕冷。因此,夏至时期调理养生的重点是防暑降温,护肤防晒,同时避免过度寒凉。夏至养生,重在护“阳”。

“冬病夏治”,适逢其时

  《黄帝内经》还提出了“冬病夏治”的治病方针,亦是中医的特色疗法,抓住阳气旺盛的时节,以温经助阳为大法,治疗寒湿、痰饮等阳虚病。如“三伏贴”在治疗寒湿及阳虚型疾病时,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咳喘

  对于慢性咳喘患者来说,如果有痰多清稀,面色白,舌淡苔白腻或伴有打喷嚏、流清鼻涕,遇冷则咳嗽哮喘加重,怕冷。也可以在夏至时做艾灸或三伏贴来进行治疗。不少患者因在此时治疗而获得明显效果,甚至痊愈。

暑湿证

  中医所说的暑湿证,一般不会出现高热,仅有低热,常伴有头痛、身体酸懒、倦怠乏力等症状,出汗而热不退,口干却不想喝水,有些还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等症状。可通过内服调理散祛湿来解除。

慢性腹泻

  夏季腹泻的病因多为贪凉太过或饮食不洁,从而诱发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等发生。而脾胃虚弱者,则更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阳气。应该吃温热的东西,拒绝吃冰箱取出的冷饮、生冷食物,夜间尽量不持续开空调或调高空调温度,并注意睡眠中裹好腹部。除此之外,您也可以尝试三伏贴或针灸治疗,以保护自己的阳气。

宫寒

  女性每到经期就怕凉、痛经,总感觉小腹凉凉的,或者宫寒不孕,伴有性欲冷淡、月经稀,经量少,经色暗,腰部冷痛。不妨也趁夏至阳气旺盛时尝试下艾灸治疗,温一下自己的阳气吧。夏至阳气最旺时,艾灸治疗可是比平时效果提升N倍哦~

骨关节病

  冬天易发的疾病颈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网球肘等骨关节疾病,这一类疾病在中医辨证中都属于阴寒性质的疾病。运用推拿、针灸可以疏通经络,扶助阳气,配合穴位拔罐、敷贴从而更好地达到治疗目的。

 

来源:当归中医学堂公众号并重新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