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报】“90后”援鄂队员刘婷婷:治病更需治心
“难情当前骁勇战,众志成城共克坚……”近日,浙江省第一支支援武汉医疗队平安归来,队员刘婷婷在告别武汉前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回顾这段经历,刘婷婷坦言自己曾经崩溃过,但凭借毅力和职责坚持了下来。她说:“这次援鄂,给我最大的感触是要好好活着,去爱祖国、建设祖国。”
报名援助武汉
刘婷婷是我院呼吸科的一名护士。
1月23日,刘婷婷在手机上得知浙江要组建一支医疗队支援武汉时,毅然报了名。“当时我们院只有一个名额,一开始我还担心不会被选中。不过,幸运的是,医院经过各方面评估筛选,当天就确定了我去。”
家里人虽然十分担心,但还是支持她去支援武汉。“爷爷奶奶知道这个消息后,有点无法接受,不断念叨‘哎呀,太突然了’;我妈妈也很担心。不过,从小到大,他们知道拗不过我,我做的决定不会轻易改变,就叮嘱我做好防护,到了武汉后要向他们时刻汇报情况。”
出发时间和报名时间间隔不到两天。在经过一上午的培训和出征仪式后,1月25日下午5点,载着第一支浙江援鄂医疗队的高铁从杭州东站出发了。对于几小时后即将到达的武汉,刘婷婷坦言当时心里很担心:“我甚至做好了被感染的准备,不过我对自己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活着回来。”
“必须要撑下去”
浙江医疗队被分配的任务是援助武汉市第四医院中的三个病区。第一次来到对口医院,刘婷婷就知道这会是一场硬仗。
刘婷婷平均每天上班接管10到12个病人,除了基本的医疗护理,如病情观察、常规护理操作、护理文书书写等,她还需要照顾患者饮食起居。“因为隔离病房是不允许家属陪护的,所以这些都由我们护士完成。有些病人行动不便,我要帮他们完成翻身、坐直等动作,十分耗费体力。”
体力上的透支可以克服,但是精神上的压力一时难以排解。“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肺炎患者病情进展这么快的。那段时间我心态很差,有些病重患者可能前一天还可以跟你简单交流,但第二天去上班,他的床已经空了。”
在疫情前期,刘婷婷经常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哭一场,宣泄情绪。好在同事的关心和自我疏导,让她一点点适应并坚强起来。“看着病房里的病人,还有穿在自己身上的白衣,毅力、职责,我告诉自己必须要撑下去。”
治病更需治心
2月下旬,刘婷婷接管了一名较危重的50多岁女性患者。“她是个生活很精致的人,文着好看的眉毛,长得也很漂亮。每次我们为她擦完脸,她都会让我们帮着擦点润肤霜。”刘婷婷回忆说。
这名患者刚住进医院的时候十分焦虑紧张,精神接近崩溃边缘。然而,在浙江医疗队的精心照顾下,她的病情慢慢好转,逐渐撤掉了呼吸机,血氧饱和度指标也越来越好。“我印象中是3月18日,这位阿姨转到了其他定点医院继续治疗。虽然没有亲眼看到她康复出院,但我想现在她肯定出院了,因为她后面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刘婷婷说,“我觉得医护本身就是一味药,我们治愈的不仅仅是她的肺炎,更是她对生活的希望。”
媒体链接(点击标题可查看原文):
青年时报:“90后”援鄂队员刘婷婷:治病更需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