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健康】健康吃粽 营养师有话说
每当粽子的清香伴随着夏日熏风飘散时,端午节就到了。吃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传统民俗之一,由来已久,又随着时代变迁,变换出多种新口味。然而,不管吃何种口味的粽子,最终都要以吃得健康为原则。那么,健康吃粽子需要注意什么呢?一起看看营养师的建议吧。
又是一年端午至 又到粽子飘香时
端午节一到,粽子就要唱主角了。粽子,又称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物之一。起初,粽子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到了晋代才成为端午节庆食物。
我院营养科主任于晓介绍,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和箬叶等。糯米是粮食中的佳品味甘性温,有温暖脾胃,补益中气的作用。用来包裹粽子芦苇叶、箬叶、荷叶等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具体来说,箬叶可以活血散瘀、补虚止咳;芦苇叶可以清热解毒、利尿通淋;荷叶可以清热解暑。传统粽子的馅料多以小枣、赤小豆、板栗、鸭蛋黄、鲜肉等都是营养丰富的食品。
随着时代变迁,如今的粽子已不再拘泥于传统馅料,各种口味各异的粽子成了人们的新选择。一年一度的粽子甜咸之争,可谓是端午节趣事之一。甜味粽包括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等。咸味粽有猪肉粽、蛋黄肉粽、火腿粽、虾仁粽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双拼粽”。哪种粽子对健康有利?于晓主任说,就粽子而言,甜粽与咸粽各有特色,没有好坏之分,根据自己喜好,身体状况健康地吃粽子即可。
健康吃粽子记牢这几点
粽子清香淡雅,软糯滑腻,口味多样,颇受人们喜爱。但于晓主任提醒,制作粽子的主料糯米,油性和黏性较大,过量进食易引起消化不良。如果再加上肉、蛋黄、蜜枣等配料,更易引起健康问题。建议以下人群最好不食或少食:
胃肠功能差者 粽子不易消化,容易引起积滞,过量食用会加重胃肠负担。患有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最好不吃。
心血管病患者 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脂肪含量很高,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应当要避免食用,可以选择红枣粽和白米粽等品种。
老人和儿童
老人和儿童的消化功能较差,如过量进食粽子,容易消化不良。建议尽量选择,少油少肉的小粽子,少吃很重要。
此外,没有了牙齿,咀嚼功能差的老人和牙齿还没发育全的孩子,吃粽子时要注意看护,建议分小口细嚼慢咽,以免误吸阻塞呼吸道,发生危险。
糖尿病患者
糯米本身血糖反应就过高,所以无论是否是甜粽,都应少吃。建议浅尝辄止,且最好选择含有芸豆、红小豆、燕麦等粗粮、豆类的粽子,一定不能加糖,并且应配合大量的绿叶蔬菜、豆制品等一起食用,以免引起血糖波动。
此外,于晓主任提醒,粽子是主食,不是零食。吃了粽子就要相应减少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的摄入。而且,粽子要趁热食用,以免冷却后糯米中的淀粉老化回生,更难以消化。普通健康人群也应有节制的食用,建议吃粽子时少蘸糖,并配以蔬菜和豆制品。可以喝些有助于消化的茶水,如山楂茶、绿茶、薄荷茶等;大麦茶、普洱茶、菊花花适宜与肉粽相配,以起到清热解腻的作用。食用后也可以吃点山楂,以促进消化。
粽子应趁新鲜食用
心灵手巧的朋友多喜欢自己包粽子吃,对此于晓主任提醒,现包的粽子保质期短,大多能保存3~5天,要趁着新鲜尽快食用。
新鲜粽子比较“娇贵”,闷热会影响口感和品质,若是放在高温环境中,更易发霉变质。建议,新鲜粽子低温冷藏,但冷藏时间不要超过三天。放在冷冻室里粽子建议用保鲜袋密封,以免水分流失。再者,存放时建议与其他食物分开,以免味道混杂,影响粽子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