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周】济济一堂畅分享,拓展医教新思维,研究生医学教育论坛顺利召开
医学教育担负输送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任务,如何有序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在医教研协同下做好研究生、住院医师的培养及国家级规培基地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坚持中西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重要部署,深入推进医教研融合发展,我院举办以“传承•创新•跨越”为主题的学术周系列活动。值此学术周之际,由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浙中医大二院)举办的研究生医学教育论坛于9月16日顺利召开。
应邀参加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的有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宋春生教授,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蔡利辉,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袁强教授。参加本次论坛的还有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赵峰,我省的中医规范化培训基地管理干部,我院党委书记陈卫建、副院长刘英超、部分临床科室负责人、研究生导师、规培带教秘书、规培研究生等共计200余人。论坛由刘英超副院长主持。
赵峰副校长在会上致辞,“作为高等医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勇立潮头,迎难而上,凝心聚力,风雨兼程,为国家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作出积极贡献!”他代表学校向各位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介绍了学校研究生学位点建设概括、对第二临床医学院研究生教育给予肯定并表明学校对二临学院研究生教育工作未来的期许。
“医学研究生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陈卫建书记在致辞中代表二临学院全体员工对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和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以来支持医学院发展的合作单位表示诚挚的感谢,并对各位医学教育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感谢,同时介绍了医学院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工作概括及近年来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的可喜成果。
刘英超副院长主持论坛
学术论坛
本次论坛的重头戏为研究生及规培教育相关工作的交流分享。师者、传道授业;学者,善闻好研。刘清泉教授在讲座中谈如何做专业的好教师和好学生。作为老师,课堂教学、临床见习、临床实习是传道送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是为学生授业、解惑;作为中医规培生,构建中医临床思维非常重要,鼓励学生多读医案、勤于思考,通过不停学习和实践,向成为一个好医生不断努力。
宋春生教授先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设置出发,理清医教两者的关系。他指出,目前,住培工作已进入制度建设向质量提升转变的重要转折时期,深入推进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需要牢牢抓住“中医临床思维培养”这一主线和“政策制度、资源整合、基地建设、遴选办法、质量考评”五个关键元素。宋春生教授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为例,分享了一系列值得借鉴的经验。
蔡利辉副局长结合我省实际,将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发展与架构、评估与要求及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思考一一阐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师队伍建设基础环节。如何做好基地建设工作?院领导重视是前提,发挥各好职能部门的作用是关键,建设好师资队伍是保障,坚持创新发展是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途径。
袁强教授系统解释医教一体化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概念、必要性、主要特点、存在问题和对策,让参与者对医教一体化模式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详细介绍了浙江中医药大学2012-2015级规培研究生的情况。
颁奖仪式
本次论坛还为2015-2018年度“优秀博士研究生导师”、“优秀硕士研究生导师”、“优秀博士研究生”、“优秀硕士研究生”颁奖。由赵峰副校长、袁强院长、陈卫建书记、刘英超副院长为来自9家研究生培养基地的16名优秀研究生导师及12名优秀研究生分别授予荣誉证书。此次嘉奖必将在学院全体导师和研究生中起到鞭策激励作用,督促导师加强自身建设,树立为人师表典范;督促研究生提高学术科研能力,促进学院研究生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我院研究生教育带来新视野,丰富了研究生规培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有助于切实推进医院、学院研究生规培教育的进程,充实教育内涵。论坛的成功举办对于推动学术交流、引领研究生医学教育研究、指导研究生规培教育实践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我院研究生医学教育推上新台阶、新水平。
来源丨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