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新华人”候选人先进事迹展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褒扬“最美人物”,倡导“最美精神”,医院发起了寻找身边“最美新华人”的活动。活动以来,共征集到来自全院的72名推荐人选,经评审小组投票,产生了20名“最美新华人”候选人。他们来自临床、护理、教学、行政、后勤等各个片区,在各自的岗位上,生动地诠释“爱岗 敬业 求实 创新”的院训精神。
为营造“发现身边感动、争做‘最美新华人’”的浓厚舆论氛围,引领和带动广大教职工在工作中创先争优,特举办先进事迹展(排名不分先后,各片区候选人以姓氏笔画为序)。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投票和OA网投票已同步上线,可为您心中的“最美新华人”投票助力!
官方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党院办宣
2017年12月28日
2017年“最美新华人”候选人 王飞
重症医学科 主治医师
她是一名坚守在重症医学科17年的一线医师。她把科室作为自己第二个家,手机24小时开机,只要工作需要,随叫随到。她被誉为“生命最后一道防线的守护者”,一次次地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在ICU,再忙的抢救她都能有条不紊。一次,一位车祸多发伤休克的患者入科,生命危在旦夕。从气管插管到深静脉穿刺,从邀请相关科室到血液净化……她技术娴熟、条理清楚。经过积极抢救,患者最终转危为安顺利出院。她对工作高度负责。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治疗刚开展时,她几乎天天待在科室里,从建立治疗小组、制定操作流程规范、到培训人员掌握技术,她认真梳理,仔细讲解。功夫不负有心人,CRRT在重症医学科得到有效开展。迄今为止,已开展该治疗达1100余次,挽救了许多危重患者的生命。
2017年“最美新华人”候选人 王章流
消化内科 主任、主任医师
工作34年来,王章流一直奋斗在临床第一线,一个个危重疑难病例的成功抢救,一项项新技术新项目的顺利开展,他一次又一次挑战了自我,一次又一次战胜了病魔。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胶囊胃镜……消化内科的各种“武器”,他百般精通、样样娴熟,被业内人士戏称为“十项全能”。在他的带领下,消化内科诊治人次、床位周转等指标均实现了成倍增长,尤其是内镜微创诊治水平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认可和病人的交口称赞。他同时还担任农工党浙江省委会委员,多项提案被列为重要提案和优秀提案。作为浙江省熊猫血献血志愿者,献血总量达到4000余毫升。他还积极参加义诊和捐款活动,深入丽水渲溪、沙湾、云和等地送医。不懈的努力换来丰硕的成果,各项荣誉纷至沓来。他获得“2017年度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浙江省农工党优秀党员”、“浙江省献血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2017年“最美新华人”候选人 李东胜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李东胜作为妇产科的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在科室中起到了承上启下、传帮带的作用。她时刻心系患者,“病情就是命令”,只要患者有需要,不管是否休息,她都随叫随到,参与各类救治手术。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她被医院派至丽水市莲都区人民医院“双下沉”。而此时,她的女儿正处于紧张的高考冲刺阶段。尽管对女儿心存愧疚,使命在肩,她义不容辞。双下沉期间,她将自己擅长的妇科肿瘤、高危妊娠等治疗技术带到基层,积导当地医生开展各类妇产科手术。她带领科室开创性地开展老年卵巢恶性肿瘤手术,对有集多种高危因素于一身的产妇实施剖宫产手术。她通过技术“造血”提升了莲都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技术水平。慢慢地,当地医院对疑难杂症的患者敢接收了,对危重症产妇敢抢救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切实方便了当地患者就诊,她说,牺牲照顾女儿换来造福更多的人,也是值了。
2017年“最美新华人”候选人 周冰之
急诊科 主任
奋战在急救一线近30年,周冰之几乎遇到了各个种类的疾病。近几年,非典、禽流感、甲流、登革热等疫情接连发生。期间,急诊量连续攀高,且有大量发热病人。她既要在临床一线诊疗患者,又要统筹预防疫情扩散,还要尽量避免医务人员受感染。面对高风险、高压力、高强度的急诊工作,她说技术和经验非常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品行”。“当病人因身体不适叫你时,你会不会马上赶过去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给病人量完血压后,你有没有帮病人把被子掀上去盖一下?”她认为,医生的一言一行都会被病人和家属看在眼里,关爱病人是一名“暖医”必备的素质。常有外来打工者被送进急诊室,身无分文、甚至连一个亲戚朋友都联系不上,她照样尽心竭力地救治。病人要出院时,她会在他们的口袋里塞进路费,帮他们叫一辆出租车,嘱咐司机送他们去火车站。车上的人还会回过头来——那位依然站在门口目送他们的急诊科医生周冰之,或许正是这座城市留给他们的最难忘的温情。
2017年“最美新华人”候选人 骆红飞
药剂科 副主任
她是一名普通的中药人,怀着一颗对祖国传统药学的赤诚之心,用工匠精神面对每一个环节、每一张处方和每一位患者。在担任中药房主任期间,为确保中药的临床疗效,她高度重视饮片质量,在验收中严格把关,对煎药质量时时监控和抽查,对配送服务及时跟踪反馈,悉心指导患者煎药服药。积极开展临方炮制,协助各科室制作膏方贴剂,同时给各科室提供个性化“散剂”“熏洗剂”“膏剂”等等,使得医院的中医药服务特色不断增强、氛围更加浓厚,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她尽己所能传播中医药文化,结合二十四节气,推出许多传统项目——如端午节做艾团、DIY香囊等,推出应季的“春风贴”“三伏贴”“秋分贴”等。活跃在名医馆新语健康讲堂、高校中药学课堂等,不断提高同事、学生和患者对中医药的认识。成为药剂科主任后,她虚心听取临床、护理及其它科室的意见和建议,优化各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激发药师积极性,快速解决临床的各种用药问题,赢得了大家的认同。
2017年“最美新华人”候选人 徐步海
全科康桥院区 主治中医师
两年来,他的足迹,已遍布康桥镇辖区的每个社区服务站,村民们都亲切地喊他“小徐医生”。他,就是康桥院区的徐步海。2015年,他被派至康桥院区。面对比较偏远的位置和艰苦的条件,他并未怯步。没有食堂,就自己带饭、热饭;没有电梯,就和保安、护工一起抬患者上楼。为此,几次扭伤腰部。面对周边居民医疗常识匮乏的现状,在科主任的带领下,他们成立了一个宣传小分队,主动进村健康宣教。随着周边病人对他越来越熟悉,要求也渐渐多了起来——“能不能来家里换个药”“能不能教下怎么用家庭制氧机”,村民的种种要求,他一一满足,带着药箱,拿着听诊器,提供“个性化”的上门服务,逐渐和周边居民建立起“家人”般的关系。在值班中,他多次因肾积水肾结石致肾绞痛发作,挂着解痉止痛针,他继续值班查房。他说,不为别的,只为肩负“医生”这份责任。
2017年“最美新华人”候选人 丁芳
十六病区 护士
在平凡而琐碎的工作中,丁芳总希望给患者提供“有温度”的照护,用语言、抚摸温暖患者的身心。每日从晨间护理开始,她会习惯性巡视一圈患者,了解患者的需求,同时仔细观察特殊患者床边有无锐器、跌倒风险患者床栏是否拉起……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对她来说也非常重要。曾经有一位90多岁的奶奶,脑肿瘤晚期。每次进病房她都会握握奶奶的手,帮她捏捏肩,陪她聊聊天。隔着厚厚棉被和病员服,肢体的接触依然能给老奶奶带来别样的温暖和慰藉。她每天和患者谈心,舒缓患者抑郁心理:“不用怕,只要对自己有信心,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曾有一位40多岁的脑梗塞患者,右侧肢体功能障碍、情绪不稳,她耐心向患者讲解病因,一次次做心理疏导,将身边的成功恢复案例分享给他,促使患者持续接受治疗、进行康复训练。慢慢地,患者可下床,可做简单的事,可控制大小便,自信心又重新回到患者的脸上!她以自己的朴实和真诚换来了患者的一句句好评和称赞。
2017年“最美新华人”候选人 王玲玲
ICU 护士
2003年紧张的高考结束时,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填的三个志愿全是护理专业,因为她知道这一生,注定要奉献给护理事业!毕业后,她就来到了ICU,开始了她的护理生涯。ICU里都是危重病人,“时间就是生命”,有时候一天下来都没有时间喝水、上厕所。但她一如既往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将工作当做自己毕生的事业精心经营。一次夜班,一位大面积脑梗塞的患者,接班时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凌晨三点多时,患者的自主呼吸越来越弱,并且有呼吸暂停现象。经验告诉她,患者的呼吸即将停止,她立刻拿来简易呼吸球囊,先给病人加压辅助呼吸,为气管插管做好充足的准备,并立即通知医生抢救。在紧张而忙碌的抢救后,患者的病情终于稳定了。稍晚一步,后果不堪设想。在ICU,这样的事件数不胜数,但她总能沉着冷静、观察入微,预知患者即将出现的各种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处理,积极配合抢救工作。她一直谨记入学时的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职业的圣洁和荣誉!
2017年“最美新华人”候选人 叶丹
十七病区 护士
还记得今年“11·12”事件中身受76处刀伤的重症小男孩吗?手术后,他被送入脑外科重症监护室,他的护理重任交到了叶丹手上。叶丹在神经外科已经工作了十七个年头,主要负责重症监护室的管理工作。监护室的工作是琐碎的,她总在细节中渗透着精准与关爱。面对如此悲惨遭遇和巨大伤情的患儿,叶丹强忍泪水,悉心护理。面对患儿术后的疼痛、感染、功能康复、营养等等,她都亲力亲为。每次患儿要翻身改变体位时他都指名要“叶阿姨”帮忙,男孩说:叶阿姨给我翻身时不太痛,因为她知道我哪里可以碰哪里不能碰。除了对患儿进行伤口护理外,叶丹还通过各种有趣的对话、“小花招”去治愈他“心理上的伤口”。慢慢地,男孩开始笑了,还亲切地称呼叶丹为“叶妈”。最终男孩成功地渡过了危险期,转入普通病房,而叶丹又投入到了新的工作和挑战中,继续她的护理新征程。
2017年“最美新华人”候选人 孙国丽
九病区 护士长
她是九病区护士长、科室的“管家婆”。从事护理工作十七年以来,她用“认真”二字和娴熟的护理技术,为患者排忧解难,赢得了病人及家属的赞誉。她爱岗敬业、关心集体,经常加班加点,科室有急事随叫随到,是医生的好搭档、护士的好姐妹。任职护士长以来,她深深地体会到,一个科室想要发展,一定要在质量上下功夫。因此她认真履行质量监督职责,健全病区管理制度、督导与监控护理质量、加强一线护士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使得九病区的护理管理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和常态化。她还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规范护理服务,在团队中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病人”的思想,推行“温暖+诚信”服务:转变服务观念,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多些体谅及换位思考,了解病人的担心和真正需要。通过言传身教,使病区服务的满意度不断上升。同时她也将“温暖”融入到团队建设中,努力为临床一线的护士做好服务,根据具体情况实行弹性排班,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2017年“最美新华人”候选人 庞咪咪
急诊医学科 护士
她是一名普通的急诊护士,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努力让每个患者满意。去年,医院急诊科在3小时内集中收治了50余名呕吐腹泻患者。时值临下班前,大批呕吐腹泻病人不断涌入急诊。作为急诊科的一员,她毫不犹豫留了下来,投入到紧张的救治工作中。她与同事默契配合,井井有条地进行分诊、抽血、输液、分流,一直忙碌到凌晨。看着慢慢平静下来的急诊室,她才意识到自己晚饭还没吃。一次,输液室打来求救电话,说是来了位小朋友,打了2针了都没打进,小朋友哭闹地厉害,家长情绪也比较激动。作为夜班组长的她,交代好分诊工作后,立刻赶过去安抚家属和小朋友,用杯子帮小朋友捂手,仔细寻找,最后终于给小朋友输上了液。“谢谢你啊,我们家小孩针太难打了,多亏了你!”家属的肯定是对她工作最好的回报。她说她会继续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用温暖的双手和无私的爱心为患者托起生命的彩虹。
2017年“最美新华人”候选人 董忠娟
十八病区 护士
坚定的眼神、严谨的态度、扎实的基础、温暖的语言、麻利的动作……她,就是董忠娟护士。刚生完二宝的她,依旧是每天最早一个到科室的人。她说家庭固然重要,但工作亦是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穿着神圣的白大褂,就要对岗位负责!她在护理岗位一干就是二十年,用她的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患者。病房曾有一位高龄老人,脾气非常暴躁,每次给他输液打针都大发雷霆,喊医护人员为“小鬼”。面对这些,董忠娟主动嘘寒问暖,用开玩笑、哄孩子的方式与他“套近乎”。慢慢地,老人开始津津有味地讲述自己的陈年往事,做治疗时也开始配合了,每次她走进病房老人的脸上都会露出慈祥的笑容。董忠娟说,每当看到这种情景,所有的委屈就会烟消云散,能够赢得病人的信赖,是这个岗位的最大乐趣。在付出劳动、奉献爱心的同时,她也体会到了岗位的价值与内涵。
2017年“最美新华人”候选人 邬元曦
教学部 教学秘书
邬元曦是学院教学秘书,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积极投身学院专业建设。在重大的迎评迎检工作中,都可以见到他忙碌的身影。无论是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教育部本科专业审核性评估、临床医学专业“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十三五”省级优势专业的申报工作,还是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的编写、修订工作等等……他都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经常加班到凌晨,被评为专业认证“优秀个人”、2016年校院两级“先进工作者”。他积极探索新型的教育方法,创新性地开发“云PBL”学习体系,组织教师自主编写完成PBL教学案例13例,其中“PBL微电影”案例3例,该类型的案例在全国尚属首创。参与多项教改课题的研究,主持2015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重大招标课题《“云PBL ”在<临床思维训练>中的应用研究》,并将项目成果成功转化为自主研发的“云PBL” APP,在国际医学教育峰会上进行了成果展示,获得了国内外教育专家的认可和好评。
2017年“最美新华人”候选人 黄晟
呼吸科副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兼职教授
作为一名“双师型”人才,黄晟在繁忙的临床任务之外,还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工作。抱着“因材施教”的理念,根据本部、滨江学院、口腔学院等学生的不同特点,精心准备教案和多媒体课件,使他们都能学懂弄通。在成为内科教研室主任后,他努力学习最先进的教育理论,积极协调各临床科室老师的教学工作,带领年轻老师进行教改课题研究。带头实行教改,完成《内科学》中呼吸专业的CBL、PBL授课,促进了学生对临床基础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参与组建“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积极鼓励和辅导学生参加临床技能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在2013年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过程中,他作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积极献计献策,对迎评工作作出巨大贡献,获优秀个人奖。他主持的教学查房、三级查房、小讲课以及实习生大课内容丰富、实用易懂、具启发性,受到学生和学院老师的一致好评。他不仅在专业知识方面教导学生,还在生活、择业、考研等方面关心学生,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和师德先进个人。
2017年“最美新华人”候选人 李瑞兰
人力资源部 干事
人力资源管理无小事,涉及到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对于临床出身的李瑞兰,时常倍感压力巨大。面对困难和挑战,她努力钻研、掌握新知,迅速提升工作能力。人事工作政策性强,为了更好地执行各项人事政策,虚心向各位前辈和同行请教,吃透政策精神内涵。有时为了解决一个疑问,会反复研究好几天。在日常人事工作中,她兢兢业业,对自己严要求、高标准,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面对繁忙的工作,经常加班加点,毫无怨言。在日常工作沟通中,注意方式方法,既把握好人事工作的各项原则,严守各项人事管理要求,又充分体现医院人性化管理思路,实实在在为教职工解决问题,遇到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也会做好职工的解释和安抚。随着医院人事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要求也越来越高,她以“负责、求实”的精神,不断加强学习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不断思考、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争取在这个全新的岗位上更好地为教职工服务
2017年“最美新华人”候选人 高牧云
纪检监察室 干事
纪检监察室承担着维护党纪院规的重要职责,干的就是“打铁”的活儿,自身更要过硬。作为纪检干事的高牧云,严格遵守各项党纪院规,用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项经手的工作。入院四年来,她先后研究制定多项审计办法和招投标管理办法,参与梳理廉政风险防控制度93个、权力廉政防控流程图50组,参与重大设备项目招标130多次,涉及采购项目300余项,审核医院经济合同1018份。在做好日常监督工作的同时,她还积极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开展内控基础性评价工作,加强审计监督和问题整改,先后开展学科课题经费审计7项、基建及修缮工程项目30项、专项审计41项。累计提出审计建议20多条,节约医院资金开支148万元……这些枯燥的数字背后,凝聚的是一名普通纪检干事的汗水与心血。为适应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她直面问题,从严监督管理,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医德医风教育与评价、监察工作、职工满意度等。作为新华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她永远默默奉献着。
2017年“最美新华人”候选人 蔡舒婷
办公室 干事
她温文尔雅、待人谦和,工作再忙、压力再大也总是面带微笑,始终以热忱的态度服务临床、帮助同事,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小菜菜”。在常年繁忙的工作节奏中,不管是A角还是B角,在她眼里,没有可以马虎的工作,没有可以忽视的细节。只要交办给她的任务,她总以A+的标准去完成。三年来,她几乎没有请过年休假,只要医院有需要,只要一个电话,她就主动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回到工作岗位。小小的肩膀担起了一个个重担。各类迎评迎检、大型活动、医院年会、各项工作安排调度,在台前的掌声和荣誉背后,很少有人知道这位“无名英雄”。她总是在幕后加班加点,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全部青春与才智。各项任务的历练,也让她从一名医院管理专业毕业生,变成了医院一名老练的干事、一名出色的行政管理工作者。
2017年“最美新华人”候选人 赵农
医学工程部 助理工程师
人病了,要看医生。医疗设备“病”了,就得找医工。说到医工,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赵农。他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设备检修岗位上。他说:“一辈子能把一件事做好、做精就足够了。”多年来,不论多么复杂艰巨、高难度的维修任务,他都勇于担当、手到病除,在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呼吸机、麻醉科的麻醉机、妇产科的胎心监护仪上,都有他检修的痕迹。为保障临床医疗设备的安全、有效使用,他在实践中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接到医护人员维护需求后,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细心地检查设备,用最快的速度排除障碍,成为了医疗设备运转的一颗“定心丸”。除医疗设备维修外,赵农还承担着医院多媒体音控的安装和维修。各种会议、比赛、晚会……他随叫随到,经常加班加点。“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他话不多,但是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工匠精神。
2017年“最美新华人”候选人 胡震宇
后勤服务中心 运维组主管
他自1995年进入总务科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维修及相关管理工作,至今已有22个年头,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胡班”。后勤服务社会化后,他的工作重点在于协调管理外包公司。2017年开始院总务维修从以往的分派模式,转变为统一报修统一指派的模式。这种新的模式给他带来了新的挑战,他需要更全面考虑到各个维修工种的衔接,让所有工作都在维修中心内部相互协调中完成。面对新的挑战,他从安全、节能、绿色、环保的角度出发,做好各项任务的管理和协调,最大限度降低对医疗的工作影响。他说,现代化的医院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医院后勤管理和建设,他的目标是完善后勤维修流程,做到所有的维修需求,都能首接负责、按规操作、一事一单,不断提高职工对后勤维修服务的满意度!
2017年“最美新华人”候选人 倪银锋
信息中心 技术主管
在新医改形势下,医院信息系统(HIS)对医院管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倪银锋作为信息中心的技术主管,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他认真钻研计算机专业知识及前沿技术,学习医院业务流程,并有效地把两者结合,付诸于信息化建设。他积极协助领导规划信息建设方向,参与电子病历、PACS、预约中心、移动查房、数据中心等重大信息项目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开发和完善医院各项程序,帮助各科室解决信息软件需求,大力推进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在日常的维护工作中,他兢兢业业、随叫随到、不厌其烦。医保病人结账出问题了、门诊医生站病人调取出错了、科室收入和支出不匹配了……信息系统出了任何“毛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倪工”。一边快速地敲击键盘、一边接听电话,是他的工作常态。遇到大的检查,他总是连续几天长时间开发程序,处理大量的源代码、整合校对数据,再苦再累也没有丝毫的抱怨情绪。他性格内向,不善多言,但是却用键盘为医院敲出了一个美丽的数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