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生命工作室约请我院风湿免疫重点学科专家网上坐堂系列一
发布时间:2018-04-10 11:32:10
5月8日,钱江晚报生命工作室约请我院风湿免疫病学科范永升主任中医师、高祥福主任中医师、风湿科王新昌副主任、曹灵勇医学博士等四位专家网上坐堂,接受病友咨询,并在钱江晚报上刊登,现将刊登内容摘登:
昨天是世界狼疮日
本报名医坐堂开出防治专列
昨日是“世界狼疮日”。结合上周读者反映的自身一系列怪病,本报推出“风湿免疫系统疾病”防治健康列车,约请省新华医院专家与读者网上互动,破解这一世界第四大顽症。
■互动专家简介
范永升 主任中医师,擅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系统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痛风、强直性脊柱炎、扁平苔藓等难治性疾病。专家门诊:每周五上午。
高祥福 主任中医师,诊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及风湿病(如系统性、狼疮肾)等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专家门诊:每周一、四上午。
王新昌 风湿科副主任,善于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免疫疾病,尤其对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病颇有研究。专家门诊:每周一、二上午。
曹灵勇 医学博士,擅长运用传统中医药和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痛风、骨关节炎。专家门诊:每周四下午。
网上实录
不会传染
网友小鱼儿:我老婆的妹妹查出得了,目前在住院,出院后打算和我们住一段时间,许多老人都说这个病会传染的,真是这样吗?
范永升:的患者皮肤“很难看”,但它不是一种皮肤病,而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难治但不会传染。
生这个毛病的人有增加的趋势,原因大多是由于患者的先天遗传基因异常和人体后天体内性雌激素水平高低偏高,以及人体所处的某些环境因素(包括感染、日光照射、食物改变、药物作用等)的共同作用下,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发生紊乱才发病的。因此它不像由各种病原体(各种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引起的疾病那样,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生这种病的病人很痛苦,千万不要把他们隔离起来,也不要另眼看待,在疾病缓解稳定期,都可以和正常人一样从事工作、学习。
发胖、疏松、坏死怎么办
网友张女士:我在江苏,女儿今年才18岁,前两天五一放假和几个同学去了云南旅游,一回来就发热和脸上有红斑。当地医院诊断是系统性,让我女儿服用强的松,可我们担心激素吃了会成瘾发胖、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等,怎么办?
范永升:到目前为止,糖皮质激素还是治疗狼疮的一个基础药物,虽然它有像你说的一些副作用,但权衡利弊,仍不可替代。好消息是,我们研究发现,配合中医药治疗,可以对激素达到“减毒增效”的作用。比如,我牵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的增效减毒作用研究”,获得了2007年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研究的成果表明既能提高狼疮的治疗效果,又能减少激素的不良反应。
这个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多个省的综合性医院风湿科推广应用,你可以去当地医院问问,也可以到我们医院就诊。
病情稳定可以做妈妈
网友英子:我今年27岁,和男朋友已经处了5年了,感情很好,本来都打算今年国庆节结婚的,但是查出得了。我男朋友是独子,怕到时不能怀孕生小孩,我们俩现在很苦恼。
王新昌:狼疮病人大多为年轻女性,许多病人都会遇到像你这样的难处。其实当疾病的活动得到控制,病情稳定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考虑结婚。病情稳定一年以上,且心肾功能正常者,可以怀孕。但在围产期内要请有经验的风湿科和妇产科医生进行指导,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和实验室指标。
脚肿查出
网友anny:我去年在山东因为脚肿到医院,结果被诊为,可是我没有明显的皮肤红斑,他们只是做了肾穿刺,就可以确诊吗?
高祥福:几乎所有的系统性患者都会有肾脏损害。但不能仅凭肾穿刺一个结果就诊断是狼疮的,如果你有疑问可来专科就诊。
避免服用青霉素类药
网友彤彤:我婆婆55岁,患了,对她进行日常护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曹灵勇:狼疮病人的日常护理时,要注意不要太疲劳,避免日光的暴晒,尽量不要感冒,饮食要注意清淡。避免服用青霉素类的药物,如果服用激素的话,要听从医生的要求,规范服用,不要擅自停药或减药。
皮肤变硬是硬皮病
安徽李先生:我岳母春节前右手手背肿了起来。前两天,整个右下臂的皮肤开始变硬了,凹凸不平,是怎么回事?
范永升:这很可能是硬皮病。它主要是因为皮肤的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或高分泌胶原(通常是常人的10~20倍),导致皮肤失去弹性。就像一根橡皮筋,本来是有弹性的,但20根橡皮筋放在一起,就会失去弹性。可能跟遗传、药物、感染以及职业环境等有关。你可以带她到风湿免疫科就诊。
下腰痛可能是脊柱炎
网友李先生:我今年21岁,可是近半年来,常感腰背酸痛,半夜也能痛醒。去看骨科,说是腰肌劳损,治疗没缓解。听老人说,会不会是风湿?
王新昌:对于小于40岁的年轻人下腰痛,并有晨间僵硬时,则必须考虑强直性脊柱炎可能。X线显示有两侧骶髂关节炎为其特征。只要早期诊断,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最怕是误诊和不重视,到后期会驼背和关节畸形。
本报通讯员 阮芝芳 本报记者 谷伊宁